11 Oct 2011

iphone 4s

千呼萬喚,蘋果終於發表今年新的 iphone! 但,似乎沒有滿足大家的期望。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像,一直跟著蘋果。

我先說,雖然大家一片失望之聲,但是,iphone 4s仍然會用非常非常好的銷售數字來讓大家閉嘴!

原因很簡單,iphone 4s是目前最好的手機!

在iphone 4s 之前最成功的手機是iphone 4。大家因改變不夠而失望,但強化目前最好的手機,iphone 4s就成為最好的手機了。除了己經有 iphone 4 的人之外,其它人都是潛在買主,更不要說那些己經有iphone 4的人了。

在過去的一年中,有多少手機要消滅iphone ,光是 hTC,就不知出了多少支。請問這些手機中,新的比舊的進步多少呢? 一台新的筆電推出時,又比前一代,除了硬體規格的加強,又進步在那呢?

手機與其他電子產品有一點不同在於與電信商有2年的合約,因此蘋果一貫得1年小改版,2年大改版,今年本來就是小改版。

言論把 iphone 4s看太壞了。最好的電子產品,沒有不大賣的理由!

10 Oct 2011

Don't lose faith.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上周一( oct 3,2011)我向外貿協會報到。剛完成一周的新進人員訓練,明天算是第一天坐在辦公桌前上班。

能進外貿協會真是運氣。第一、媽媽放了許多考試的資訊,這是難得我有興趣的。第二、若不是正在找工作,也不會去考吧! 第三、只錄取一位,我居然以第二名,增額錄取上了,也太幸運了!第四、本來一直沒有工作面試通知,但自從貿協錄取我後,就接連收到許多公司的面試邀請,其中金百利還面試過了三關,待遇可能比貿協多一倍,但我剛剛仍然婉拒了。第五,上一周新人訓還蠻開心的,喜歡這個組織,雖然待遇不是很好,我又不是年輕人了,但似乎是自己最喜愛的工作之一,就硬著頭皮上了。


我很幸運了! 老天爺給我一個好環境,我讓休息半年,鍛鍊身體。讓我有個好環境,可以把英文學好。我我有富爸媽、可以資助我的生活。讓我有個好太太,一直對我有信心、支持我、鼓勵我。我還有二個健康可愛的小朋友,確定我人生的重心與方向。最後,給了我一個最適合我的工作。


我只能感謝主了!


上周 steve jobs 走了! 他說: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and don't settle.


Don't lose faith.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8 Oct 2011

Thank you. Mr. Steve Jobs


昨天(Oct 7, 2011)結束新進人員訓練後,從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回來的遊覽車上,我一個人靜靜聽著去年 steve jobs 所主持蘋果每年 9 月的 music event ,結束前都會有一位音樂人的表演。2010 這年是由 coldplay 的主唱 Chris Martin 獨唱了三首歌。

聽著 Chris Martin 獨自彈著鋼琴,輕輕唱著 yellow 時,我看著窗外快速向後流過的景色,眼淚不停不停得流著。

yellow 這首歌部份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Look at the stars,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
And everything you do,
Yeah they were all yellow,
...……………..
look at the stars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

Steve Jobs 熱愛音樂。每年9月時蘋果都會有一場和音樂相關的產品發表會。每年會中 Steve Jobs 總是不斷提醒大家,雖然他在為自己的公司發表新產品,但重要的還是音樂本身。也因此,每年這個活動的結尾時,總會邀請一位大家所喜愛的音樂人表演。像我這樣一個不熟悉音樂的人,就是從這次機會中,認識了Chris Martin,認識了Coldplay,認識了Brit Pop這一類的音樂,也認識了更多好聽的樂團和更多好聽的歌。

我從小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在大家面前唱歌,因為我沒有音準。就在去年這場發表會的2個月後,我在上6階的課程。我有一個機會對60人表演唱歌。我模仿演唱會的形式,表演了 Coldplay 的yellow 和viva la vida。同學們熱烈的反應,讓那一刻,我真的以為我也是一個 rocker。

之後,我寫了一封簡單的 emial 給 steve Jobs,謝謝他讓我有這樣的機會認識更多更好聽的音樂,讓我的生命中,增加了好大一塊。

我只是那千千萬萬不認識,卻喜愛 steve jobs 的人中的一個。我和大家一樣,喜愛蘋果的產品,驚艷於他自然流露出來的天才。我更像一個蘋果迷,永遠為蘋果電腦說話。而一個陌生的人,由其是「商人」的過逝會讓我如此深深的感到不捨的,卻是 steve jobs 對生命的熱愛與執著。

對一個如此熱愛生命的人,在他要走時,一定還有好多好多美麗的夢想尚未完成。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器皿,來到人世間都是為了發揮自己的天份,來讓我們所愛的世界更美好的話,上帝一定會對 steve jobs 說:Good Job!

19 Sept 2011

關於10km ,我說的其實是


在36歲生日時,我以每小時10km 的速度,連續跑了1小時,達到 10km。
這件事讓我非常開心,但的的確確是個意外。
我今年給了自己5個目標,其中一個是可以在30分鐘內跑5km。這個目標我在年中達成了。其實這己經讓我很開心了,因為這是以時速10km 連續跑30分鐘。
剛開始跑步時,不論速度,連續20分鐘,操場 5 圈大概 1000m,我就跑不動了。而且是那種跑一次就停2、3周的模式,更不用談論速度和距離。
剛開始跑時最難的部分是無聊。虛弱的體力讓我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只感覺到累。
漸漸地、真的是漸漸地,體力稍有增加後,才能把注意力放在感覺自己的跑步上。關心每一次的跑步持續了多久,多長的距離,一星期跑幾次。而跑步中的無聊感,也就不再那麼強烈了。
跑步的目標是很容易量化的,尤其是轉到跑步機上跑之後。
很多人瞧不起在跑步機上跑的人,我想我岳父大人就是其中之一。不過這完全不造成我的自卑感,因為如果你這次跑10分鐘,下次跑15分鐘,就是進步,體能就是增強。是不是在跑步機還是馬路上不是重點,重點是體能增強了!
我還有印象是不到半年前,我用時速9 km 的速度,跑4000m 就氣喘如牛。延長距離不難,放慢速度就好。但要增加一點速度,如增加到時速 9.2km,就很明顯有跟不上的感覺。所以我先以較低的速度,慢慢加到5km 之後,在一點一點增加速度。由於增加速度真的很慢,那時覺得時速9km 己經很難了,不知道到明年有沒有機會加到時速10km,當然是在總長度不變的前題下。
無論如何,不久前,真的是跑到以時速10km 的速度跑完5km ,而且是6km 。喘的要死,但總算是有完成一個自己定的年度目標。還是很值得開心的。
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後,感覺輕鬆自由了。跑步的次數自然增加了。時速10km,連續半小時,開始有一點專業的驕傲感,也更敢於和很多人,在跑步機上跑了!
不久前,看到家裡書架上有一本村上春樹的書「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久聞村上春樹的大名,卻沒看過一本他的書。剛好家中書架上有這一本,老婆很久前買的,就拿來看。書中的內容只是作者分享他跑步的一些過程,沒有說教,沒有鼓勵,只是心路歷程的記錄。但我不但迷上了村上春樹,在跑步上也受到很大的鼓舞。
作者為了在寫作上有更多的體力、更專注,配合自己害羞的個性,就選了一個孤獨的運動,長跑,來鍛鍊自己。作者中年才轉專職作家,也才開始規律的跑步。之後,他每年參加一到二個馬拉松,甚至參加過一次北海道的超級馬拉松。為了參加馬拉松,要連續三個月,每個月大概跑300km來做訓練。也就是每天大概10km 左右。但幾乎是每天了。
受到村上春樹的鼓勵,我開始增加每周跑步的次數。隨著體能漸漸增強,對於跑步的無聊感漸漸淡化。我開始在固定的速度下,增加距離。不到一個月,就達到10,000m。第一次看到跑步機上的數字到60分鐘,10km時,還真的蠻感動的。
下一個目標就是把1小時,10km這個跑步模式變成常態。也就是說看能不能每周跑三次,每周就跑了30km。一個月最少跑個100km。這樣就算是養成了一個運動的習慣了吧!

3 Aug 2011

競爭


一早,圖書館就簡訊通知我,我預約調撥的書「成就每一個孩子」來了! 一拿到,就在圖書館簡單的翻閱了前面幾個章節。其中有一個論點: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成功,而幫助他們的手段,不是競爭!

正巧昨天上午政府說民國103年要「基測」,下午就改口說民國103年後不辦基測,改為12年國教! 今天聯合報就有一篇退休教師的投書說:政府不應將心力花在減少競爭上,因為競爭是人類杜會的本質。
我想,這件事情大家一定有不同的看法吧!

大部分我們在表達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時,是基於我們個人的經驗。例如說,如果今天你成功,而你小時候貧窮,你就會說:貧窮是好的!如果你今天不順遂了,你就會說:是小時的貧窮害了你。如果是這樣,那真的就沒有什麼一定好、一定對的事了! 但是在學理研究上,我們可不可以討論人類的本質是不是競爭呢? 我想撇開個人的主觀經驗之外,這是個題目吧!

我個人的淺見是:在滿足人類最底層的需求時,如戰亂時大家搶一個麵包吃,當然是競爭。基本上,那就是動物。但是人類和動物不同之處其中一點就在於:人類有較高層次的需求。例如說:人類會因美麗的創造而滿足! 這時是沒有競爭的。我可以寫出很好聽的歌,你也可以畫出很美的畫。

問題在於:我們今天應得的教育水準是停留在透過競爭,將資源給成績最好的極少數人;還是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找到自己發展的機會。

事實上,目前的社會己經是一個百花齊放的社會了! 有特色的,社會就會給你一定的報酬。未來我相信也會如此,工業革命的生產時代己經結束了! 因此,我們的教育應該是讓:每一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價值,而不是用少數人的價值去篩選人。

競爭會撩起人性中的恐懼,競爭會讓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而留下來的強者有過著比較好的生活嗎? 沒有,他更孤單的活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恐懼中。當我們心中被恐懼充滿時,是沒有同理心,是不會快樂的。

看到教育改來改去時,大家都會想:怎麼搞的,還不如以前一次聯招簡單又公平。我們走過來的人還不是過的好好的。可是我一點都不覺得我們過的好好的耶! 我們創造了一個全世界最不敢生小孩的杜會。原因不外乎:養不起、社會太亂。

整個社會,如果仍然活在過去的「恐懼」和「貧窮」的心態中的話,不論誰來做教改都改不好。但是,如果沒辦法從國民教育就給孩子一個「同理心」和「富裕」的心態的話,這個社會也不會真正的改變。

6 Jul 2011

TOEIC 915



其實準備英文考試在2006年,準備去英國唸書時就開始了。那時是準備IELTs 的考試。我第一次考IELTs 是6.0,滿分是 9,不用唸語言課程的門檻是 6.5。

我一定要考到 6.5 分,不然的話,我就要提前5周去上語言課。為什麼不能提前去英國玩一玩,因為學校 9 /28開學,我女兒 8/1 出生。如果考不到 6.5 分,在我女兒一生出來我就要出國1年了!

從小我都不是一個很會唸書、很會考試的人。為了這 0.5 分,我努力了1年,考了4次。最後一次,如果還是不到6.5分的話,我也沒有時間再考,就要出門了。

我現在還記得那時和老婆一起打開成績單信封的一刻,真的所有的壓力都在瞬間潰堤。

2006開始準備 IELTs 時,己經離我上一次認真唸英文,也就是高三 1992 差了14年。我不會忘記我在準備英文寫作時,我在圖書館,一句英文都寫不出來的惶恐! 我也不會忘記,matt 在 carnagies 外面把我寫的作文改的滿江紅的難堪。

我是一個心靈匱乏的人,當我第一次考 6分時,我在想我的朋友有 7.5 也有 8分的,我怎麼差這麼多。當我看到 TOEIC 分數時,我沒有非常非常開心,心裡只想:怎麼不到950,還好沒少於900。我還問老婆說:這個分數可以換成錢嗎?

此時的我在想:要多少人的誇獎,我才可以開心呢? 我可不可以開心的慶祝? 是不是會被比我高分的人笑啊? 我可不可以像我女兒一樣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自內心的喜悅? 可不可以不用再向世界証明自己了!

如果您有耐心的讀到這,是想看到我寫一點祕訣的話,真的很不好意思,因為我不是一個很善長考試和讀書的人。我的英文,是我一句一句讀出來的。而願意把自己的時間分配在讀英文上,除了客觀環境的機緣外,我想我是比大部分的人更喜歡英文這個東西的。也就是我說我比較崇洋媚外一點。

願我的好朋友們都比我更 stay foolish、stay hungry!

4 Jul 2011

三陳一歐之台北醫學院婦產科歐慶建醫生

第四位是台北醫學院婦產科的歐慶建醫生。

我們家二個小朋友都是歐醫生接生的。我太太對醫生很挑,但是我們都非常喜歡歐醫生。

其實不只我們喜歡,我們推薦去的朋友,北醫的護士和某位我們認識的北醫的副院長也都推薦歐醫生。

婦產科很特別,他面對都是「孕婦」。我想應該很少比婦產科醫生更辛苦更無聊的工作了。北醫待產的地方有 5~7間房,每一間都是歐醫生的孕婦。我還記得第一胎時,我們在待產那超過一天,歐醫生半夜來接生完都會來看一看。生完後,在醫院待的三天,歐醫生好像也來了2次。

二個小朋友的生產過程我都在產房裡看,在生產最後的階段,歐醫生會很溫柔的鼓勵媽媽,請媽媽加油! 我想,這對孕婦來說也很重要。畢竟,接生應該不是很偉大的技術。那醫生的「溫柔」就顯的格外重要了。

歐醫生的病人實在很多,所以他動作必需非常快。其實,你要說他冷漠也不為過。但是,我太太仍然非常信任他,也喜歡他。我覺得這種信任對「孕婦」特別重要。

歐醫生也是個細心、謹慎的醫生。內人在產檢時,己經處理過「鏈球菌」。但在生第二胎時,一到醫院就進產房了,所以沒有時間再生產前再做「鏈球菌」的預防措施。歐醫生也轉小兒科在追蹤這件事。

台北醫學院一樓有一個走廊,簡介了北醫所有的醫生。歐醫生是經歷最「短」的。通常醫生經歷都「落落長」,但是歐醫生的經歷只有:台北醫學院畢業、台北醫學院婦產科。很簡單吧! 我老婆說,這是「大信之人」。

最後,我個人的經驗。台北醫學院新生兒病房的護士非常非常好,而且專業。產房也有一個資深的護士,讓我老婆非常信任。和我之後在坐月子中心嬰兒房的護士比,有天與地的差別。但是,生小孩應該還是還交通方便的比較好。

三陳一歐之陳泰通師傅

第三位是陳泰通師傅,他是推拿整脊的師傅,沒有看健保。

泰通損傷整復中心
台北市信義區信安街38號
Tel:(02)2739-1721
診療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 早上10點~晚上9點
星期六 早上10點~下午5點
中午12點~下午2點休息

我長期都有肩頸酸痛的問題,中西醫都試過了,無法根治。有一天,我弟弟和我說他有類似的問題,在陳師傅那看好了。巧的是離我家非常近,所以我也就去試試看。

師傅一個部位,例如說頸椎第2 節,會先推拿4、5次後再矯正。矯正後要在推拿或加強 2、3次,確保歸位。我總共有4節要整,目前己經整了三節,到腰椎的5、6節。整過的地方我不會再酸痛。肌肉的疲憊休息就好。晚上睡眠品質也好多了,比較容易入睡,中間也不容易醒來。

師傅也是個特別的人。那裡人手不足,可是我剛去的時候,客人都會熱情得招呼我,幫我弄蒸汽的工具。師傅很驕傲說他那磁場很好,我也這麼覺得。感覺大家都很開心。

對我來說,我去師傅那是「治療」。如果是想舒舒服服的推拿,就不要去,因為師傅不會幫你推拿,他只會做必要的治療。對我來說,在我身上推多久不重要,有效解決問題比較重要。

師傅真的很妙,每次幫我「整脊」時,口中都會默唸「喔彌陀佛」,我怕怕的問為什麼要唸? 他說只是口頭禪。我媽媽第一次去,師傅就請我媽幫忙看店,他好去吃個飯。我爸第一次去,大概是太囉嗦了,還被退貨。昨天我去時,蒸汽蒸完後找他,他趴在桌上睡覺,我叫醒他,他還說:這麼快哦! 好像還想再睡一會兒。

我個人受肩頸酸痛困擾很久,常常都想去推拿一下。現在我知道我的問題是脊推的位子不對,壓迫到神經所造成的。因此,把脊推的位子喬回正確的位子才是根治的方法。我也問過西醫,治療方式就是吃消炎藥和物理治療的慢慢推回去。師傅那有位從中視退休的攝影大哥,這些治療都試過,但都無法完全解決。到目前為止,我的背真的鬆了,脊推也平平沒有突起來的地方。等我老婆餵完母奶,就換我老婆去整了。

三陳一歐之陳建銓醫生

在這裡要向各位驕傲的推薦我家附近的四位好醫生,他們有三個共通的特質:非常自傲,非常細心、非常溫暖! 當然,剛好都在我家附近。

第一位是耳鼻喉科的陳建銓醫生。他的口碑非常好,在網路上以他的名字查詢也可以找到很多人對他的推薦。

106台灣台北市大安區樂利路93號
+886 2 2736 5811

我是帶我女兒去看一些小感冒。我「覺得」他開的藥不重,因為我女兒吃了第一輪三天,不會立刻好,但是症狀會改善。我大老闆住附近,也去看過,就說吃他的藥沒用,換一家一吃就好。我個人的想去是:感冒本來就自己會好,但是有些症狀,例如說咳嗽,如果太嚴重時,能夠控制一下,對小小朋友也好,大人就不必要了!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遠來求診的爸媽,因為己經掛滿了,他們應該是第一次來,不是很了解規則,一定要加掛,但醫生堅持不讓他們加掛! 這一點可能很多人不認同,但我的想法是照遊戲規則來很重要,也是對掛到號的人的權益的保障。更何況,那不是急診。

最後,也是「大家」最推崇,但我個人並不那麼重視的,就是陳醫生非常非常親切。每次我帶女兒走進門內看診時,他都起身迎接我們,親切的招呼我和我女兒,而不是坐在那等病人去看他,而是他來看病人。我覺得沒那來重要是因為我想這和「醫術」無關,但真的很難得。

最後再補充一點,我女兒的異位性皮膚炎很嚴重,我也請教陳醫生,陳醫生覺得太嚴重了,告訴我要去找幼兒皮膚的專科看,還拿了台大兒童醫院的門診時間表給我,但是他沒有推薦任何一位醫生。這點我也很喜歡,不是他專長的部分他就直接建議我們找別的專科。

對陳醫生的親切與細心再補充一點。有一前我帶3個月的兒子去給陳醫生看,小朋友喝母奶時會一直發生怪聲音。台北醫學院的醫生都說沒什麼,正常現像。但陳醫生說這是「軟喉症」,並從抽屜拿出一張單張,向媽媽說明軟喉症。大醫院的醫生不知是沒看出來還是真的就覺得是正常普通的現像,從來都是說沒什麼。也許這也不算「錯」。但我更喜歡陳醫生會細心的和我們說明。其實我是我看病時最想得到的,就是對一個狀況有完整的了解。開重藥我想每個實習醫生都會吧!

三陳一歐之同德牙醫診所陳醫生

第二位是同德牙醫診所的陳醫生。

110台灣台北市信義區莊敬路233號
+886 2 2729 1157

陳醫生也是一位非常親切、細心的好醫生。他的專長是牙周病,好像從來沒看到他在做植牙一類的事。

前幾天我去做半年一次的洗牙時,他第一句就問我說:小朋友還好嗎? 各位有遇到過這種醫生嗎? 我是沒有!

通常,我看45分鐘的牙,前15分鐘,他都在和我聊牙醫相關的杜會工作。因為他身兼數職,是牙周病學會的理事,還有教學工作,還有一些健保改革的工作,然後門診還排的滿滿滿滿的。預約非上班時段,應該都是三個月以後的時間了!

我總共在陳醫生那補了4個牙,所以都聊到他小時候本來對杜會、政治比較有興趣,但還擇第三類組,唸了牙醫的心路歷程。但是他現在的工作時間有許多也是社會工作。陳醫生在聊這些事情時,雖然說了許多公眾事務上,在推動時的困難和無奈,但從他口中說出來,卻感覺不出「抱怨」。而事實上,他仍然在做。

他也幫有特殊需求的小朋友看牙,因為有些小朋友一看就是二小時,而且怕光,很麻煩,但他比較愛做「社會工作」。

當然,除了這些「閒話」之外,陳醫生也會細心的說明醫學專業上的事情。他幫我補牙時,會分析各種材料的優缺點,和為什麼他現在選擇這個材料。如我所說,我最在意的是醫生對他的治療的說明。

相信大家都不喜歡看牙,但是給陳醫生看時,我會放鬆很多。除了在治療的過程中我不會覺得痛之外,更重要的是,我覺得他真的站在我的利益為我考量。他常說:如果早點適當的治療牙周病,台灣人可以保有更多顆自然牙,也不需要拔那麼多,植那麼多牙。當然,牙醫會少賺一點。

3 Jun 2011

less is more


常聽到對蘋果產品的批評之一是:為什麼 ipad 沒有USB 的接口,真不方便!為什麼不能跑 flash,真不方便。

很多消費者,包括蘋果產品的愛用者,打從心裡不能理解為什麼這個簡單的舉手之勞,蘋果一直以來,就是不做。而大家最後的推論通常都是這樣蘋果賺的比較多。

這個邏輯說不通的。因為蘋果要賺的多,必需要賣的多;賣得多要大家用了開心才會賣的多。

為什麼多一個USB 接頭讓大家開心的事蘋果卻不做呢?

現實一點說:群眾的智商可能比阿甘還低。如果你的想法和大多數的人一樣,那錯的機會就大於對的機會。如果加USB或跑flash「真的」是「對」的事,那其他如此做的產品都應該賣的比蘋果的好才對。

大家在討論蘋果硬體上的設計時常說:less is more!

其實這不只是蘋果在設計產品外形上的中心思想,這根本就是steve jobs 的基因。

從他的穿著上己經証明了這一點。永遠一樣的穿著,最鮮明的印象!

我還記得steve jobs 在產品發表會中說過:蘋果是一個相對資源比較少的公司,因此只能專注在少數的幾個專案產品上。而這個「資源相對比較少」的公司其實己經是全世界市值第二大的公司了!

less is more! 少給USB 其實給了一個更洗鍊的外形;不能跑 flash 可以得到更長的電池使用時間。

在有限的資源下,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真正清楚在使用產品時,那一項影響使用經驗最大。很多消費者在買的時候只想以同樣的錢得到最多的東西。但多了無用的東西,其實是會影響之後的使用經驗的。

差別就在這。大部分的消費者只想要多、多、多,最好目前市面上有什麼規格,通通給我。而大部分的廠商也不思考,就把能放的全部放上來。結果每一家都做的到,山寨機更厲害,每一台電腦就都長的一樣!最後,消費者有用的比較開心嗎?

但是 steve jobs 很在意這個問題,他不能忍受多餘而無用的東西在產品上。因此,蘋果的產品不支援 flash ,ipad 沒有USB 接口,但是使用後,大家是比較開心的。蘋果也可以將全部心力放在產品想要達到的目標,如「薄」,上面。

最終,使用者經驗會反應在銷售數字上。

flummoxed




上個月(2011/5)底蘋果的 ipad 2 在台灣上市,加上目前台北正在舉辦的computex 2011 ,平板電腦,蘋果公司成為了咖啡店和網路上和出版業最火紅的話題。

蘋果CEO steve jobs 在2011/3 的 ipad 2 發展會上談論到過去一年(2010) ipad 在市場上的反應時說 「competitor flummoxed」。中文的意思就是:蘋果電腦的競爭者「昏頭了」。

今天我在蘋果日報上看到一張遠傳電信的平板電腦廣告,其中列出了8家的產品。乍看之下,不論從機器的外觀和搭載的作業系統,幾乎無法區別這8台的不同。更有趣的是,就算要買的消費者去「細看」這8台的差別,也幾乎區分不出來。

華碩電腦利用 computex 的機會,也發表的多款「變形金剛」式的平板電腦。有一款甚至可以將手機放進平板電腦中,很有創意吧! 我還記得另一則附鍵盤的平板電腦的廣告,直接挑明了說ipad 沒有鍵盤而我有。而且,如果消費者不喜歡的話,還可以不買鍵盤。

我覺得,在平板電腦這個市場上,各大廠目前賣不過蘋果的原因真的是 steve jobs 說的:昏頭了!

在2001年蘋果電腦發表 ipod 時,當時這並不是一塊值得各大廠商投入的市場。而從銷售量來看,ipod 的前3代,在前3年的銷售確實不怎麼樣。但是,蘋果還是一直做下去。

過去 20年來,可能以 Windows 為作業系統的市佔率達到90%以上,而就算目前蘋果這麼火紅,蘋果所出的 Mac OS 的電腦,市佔率也不過10%,更不要說之前跌到連5%都沒有。但是,蘋果還是一直做下去。

蘋果,或著說 steve jobs ,的作法和大家相反。大家看電機系火,就填電機系為第一志願;不論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但是 steve jobs 只做他自認為對的事,也就是他常說蘋果的基因裡會做的事。

在我讀大學時,microsoft出了 windows3.1 ,後來出了 windows95。當時還有一個大家公認很好的作業系統,IBM 出的 OS2 warp。但是IBM 停了這個計畫。Eee PC 剛出來只有7吋的螢幕時,用的作業系統是 Linux ,後來都變成 windows XP。

我要說的是企業在經營時,最大的壓力就是營收,而且是短期的營收。因此,企業CEO只得追逐市場,看市場上什麼賣,就賣什麼! 因此,就產生了各大廠都在賣幾乎一模一樣的平板電腦。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就是忙著追逐目前當紅的產品,而沒有資源去深耕本身的競爭力。本身沒有特殊的競爭力,企業為了存活,就只能複製市場上的產品。

這就是大家所批評 steve jobs 「獨裁」的好處! 他稱職地扮演好舵手的角色。不論所謂的市場需求或市佔率,甚至是短期間的營收表現,蘋果就是走他們覺得應該怎麼走的方向。

市場,無法預測,也很難跟隨。你只能做自己喜歡或應該做的事。

15 May 2011

baby's talk

爸比:女兒,外婆生日要不要表演一首歌給外婆聽?
女兒:好啊!
爸比:那妳想唱什麼呢?
女兒:不知道耶!
爸比:唱「如果」好不好?
女兒:好啊!
爸比:那還要唱什麼?
女兒:唱「楚塞曲」好不好?(很重的老外省腔)
爸比:不是「楚塞曲」啦,是「出塞曲」........

baby's talk

爸比:女兒,吃飯的時候手肘不可以放在桌子上?
女兒:那手肘是要做什麼用的呢?
爸比:..............
女兒:我知道啦,是跳舞用的!呱、呱、呱(彎曲手臂做小鴨子)
爸比:對、對、對

baby's talk

爸比:女兒,妳長大想做什麼?
女兒:我想當醫生啊!
爸比:哦,好啊!
女兒:那你買醫院給我好不好?
爸比:...............爸比想一想!

baby's talk

女兒:爸比,你剛剛上車怎麼沒有比比啊(上公車刷悠游卡)?
爸比:下車刷就好了。
女兒:你上次不是上車就刷了嗎?
爸比:有些車子是上車刷,有些是下車刷,要看妳坐的是什麼車。
女兒:那計程車是上車刷還是下車刷?
爸比:下車刷。
女兒:...............爸比,計程車沒有那個比比!

baby's talk

女兒:爸比,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啊?
爸比:................因為有地心引力啊!
女兒:什麼是地心引力?
爸比:有地心引力我們才不會飛來飛來去啊!
女兒:................那我們來玩拚圖吧!

25 Mar 2011

單字

前幾天在我最近常去的師大路新開的星巴克看到一本書,是集結了洪蘭和曾志朗的文章的書,叫做見仁見智。很好看,有許多值得再深入省思的議題。

洪蘭許多文章的議題關注在教育和學習上。這也是我最有興趣的題目。我以前天真的以為「大家」都非常關心這個題目,其實不然。是我生活週遭的人,我媽、爸爸、內人、堂弟、舅舅、舅媽等等都關心這個題目,並不是「所有」人都關心這個議題。

剛剛讀到書中一篇是關於背英文單字的,讓我想起許多事情。

高中時,我拿了一本名師劉毅出的英文單字書在背,書名大概是常用單字3000字之類的。這一套書還有5000字,10000字20000字等。
當時高中的英文老師是我們的導師,我們給他了一個外號叫:老烏龜。
為了考試高分,我在劉毅補習班學考試的技巧。其實那不是在學英文,因為每次上課就是考試,然後檢討考卷。在學校英文課也不聽課,只是在背那本英文單字3000字。

我記得「老烏龜」有一次拿起我們在背的那本3000字,笑笑的說:不用背這個,應該多唸課文之類的話。我當時心中非常不屑。

前幾年在準備出國英文考試時,又把英文拿出來唸。幾乎是從頭唸起了。

當然,對英文來說,單字當然是關鍵中的關鍵。單字量的多寡也是英文實力的指標。對閱讀和聽力來說,更是重要。

但是,怎麼用已經會的單字,更是英文實力的關鍵。

去英國留學要考的英文考試是 IELTs。它分為聽、說、讀、寫四項分別評分。台灣學生,我猜想包括所有的亞洲學生都是如此,在聽和讀上都拿較高的分數。因為我們都有一定的單字量。但是在說和寫上,很難進步。

這就是我們不會「用」我們己經背起來的單字。

其實即使會的單字的數量非常重要,但增加單字量的方法也絕對不是背字典式的。我敢這麼篤定的說是因為我嘗試過了,而且不成功。原本以為背不起來是因為我記憶能力較差,後來在與其他人分享或比較英文能力的過程中才發現,不是我個人記憶能力的問題。

我想不只是單字,人類記憶事物都不太能夠「單一」的記憶,而必需「群組」式的記憶。我記得一個電影明星的名字,不是因為我背起來這個人名,而是因為我看了電影,看過他的新聞,看過他的照片,所以我記得這一組事物,其中包括了這個名字。

可惜的是,我想我這一代大部分的人都是用背單一單字的方法在背單字,所以記得這個字的拚法和主要的意思,但用不出來。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這家出版社有一本英文學習書叫"English Collocation in Use"。"collocation" 的意思就是:當你想用英文表達一個意思,如"當我想要演講的時候....", 我們認得"speech"這個單字,但這時卻不知道要怎麼用。

collocation 就是一個最小的群組的概念。讓我們知道如何正確的使用這個單字,來正確的表達我們想表達的意思。

當然,即使collocation 用錯,外國朋友也聽得懂我們的意思。但是他們還是會笑一笑,而怕別人笑又讓我們不敢說或寫英文了。

比collocation 更大一點的群組是句字。國一時我英文考的很差,媽媽很難過。我還記得她說讓我唸了那麼久的芝麻街,學英文都白費了。之後媽媽要我把課本中每一課後的單字的整句例句都背給她聽。如此背了一年,我英文就好了。

最後,比句子更大一點的群組就是段落和文章了。

還是我高中英文老師「老烏龜」說的對,應該多唸課文才是對的。因為一個單字用的正確與否,其實和前後文,或整篇文章在討論的主題和走向都是有關的。而在下一次我們在另一個地方看到這個單字時,我們腦中記起的是曾經看過的整段文章的意思,也就更能知道此時這個地方用這個單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我們下次自己要說或要寫同樣的意思時,我們就知道要用那一個單字,那一種句型才可以正確的表達我們的意思!

不乖


東元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周文德告訴洪蘭女士他在美國求學時,有一次教授在課堂問的問題,因為他有預習,就回答了課本上的答案。原本正要洋洋得意得接受教授的稱讚,沒想到教授問他怎麼知道的,他回答說:書上說的。教授竟然回答他說:you cheat!


cheat (作弊、不誠實),這個字在外國人用出來是非常非常「重」的一個字,在國外的大學高等教育中尤其重視。我進到英國的university of exeter 後就不斷不斷被提醒 plagiarism (抄襲) 這件事的嚴重性。學校甚至有程式可以比對你交的作業或論文是否與其它的人有過於雷同的狀況。學校也讓我們自己可以用程式跑跑看。因為很多作業是很多人一起寫出來的,你不確定你的同學是否有去抄襲。 基本上外國人是假設你是誠實的,而這是個「預設」值,在誠信沒有被打破之前,是不需要被証明的。但一旦違背了誠信,也就是cheat了,就所有的誠信假設就都不從在了。這是一個人、一個社會存在的基礎。

原來拿課本上,別的作者的意見出來講,是 cheat這麼嚴重的事。但在台灣,如果說的不是課本上寫的那個答案,不就是錯的嗎?

在商業競爭中,不但沒有標準答案,不正是與人不同才有最大的價值嗎? 而這不正也是人的價值嗎? 每個人都不一樣!

有一句話說:創意不在於你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而在於在同一件事物上,你想到了別人所沒有想到的事情。

也許緲小的我們沒有足夠的勇氣拿自己的孩子和台灣整個現況對抗,但仍請相信,影響孩子最大的,尤其是在學齡前,就是父母的觀念、做法和言語。

不要輕易的拿別人的答案否定了自己孩子珍貴的想法!
不要因為自己內心深處怕與別人不同的恐懼而教自己要乖!

2 Mar 2011

ipad 2


在美國時間 2011/3/2 蘋果(Apple Inc) 發表了第二台 ipad。

去年發表ipad 發表時,並沒有得到評論家一致的肯定。我在部落格以「大賣」為標題表達我個人的看法。

此時再說會大賣之類的話,己是事後諸葛。重點是為什麼評論家不喜歡,但消費者卻非常喜歡。

剛剛看完 steve jobs 的 keynote,其中第一段影片完全說明了ipad 大賣的原因。重點是,如果其它的競爭對手還不了解為什麼ipad 大賣,而只是一謂的以市佔率為產品開發的起點的話,蘋果會沒有競爭對手。

如同ipod ,消費者會花錢買ipod 是因為消費者要聽音樂。音樂才是主角,才是靈魂。如果你不想聽音樂,ipod 做的再漂亮、再便宜,你買了做什麼?

消費者會買 ipad 是因為其中有65,000個很「酷」的應用程式,消費者可以看照片、看影片、打電動、做音樂、寫作、閱讀等等。如果沒有這些好玩的軟體,買ipad 來做什麼?

steve jobs 在keynote 的最後再次「提醒」大家,結合technology 和 liberal arts 是蘋果的 DNA。消費者愛的是 liberal arts,是那些充滿天份、創意和美感的事物;而technology 是「載具」,讓內容完美呈現的工具。就像消費者會去星巴克買的是咖啡,而舒適的店面是讓咖啡完美呈現的工具。一旦咖啡不好喝,再漂亮的店面也沒有用。

當我們了解為什麼 ipad 大賣後,我們同樣的也了解為什麼其他的公司無法在這個領域上與蘋果競爭。因為其它的公司只想到自己的technology,而沒有站在消費者那邊想到內容。其它的公司只看到ipad 的硬體規格,而沒有想到為什麼要做這樣的產品? 這樣的產品可以讓消費者的生活有什麼更棒的改變?

所以評論者會從市佔率的角度出發,推測蘋果會出小尺寸的 ipad ,因為這樣價格會比較低,消費者有多一個選擇,會賣的比較多,市佔率就會比較高。

但是如果較小的尺寸不能讓消費者舒適的體驗影片、照片、遊戲等,消費者不會愛上這個產品,不會再買第二台,而且還會覺得不好用,最後受傷的還是廠商。steve jobs 甚至直接明確的說明不會推出較小尺寸的ipad,因為使用起來不舒服。目前的尺寸己是最小能夠舒適的使用的尺寸了。但是其它的廠商還是在出比ipad 小,比iphone 大的平板電腦。

人類之所以為人,自稱自己是萬物之靈,就是因為人類有腦和心,可以從事創造的事物。腦就像 technology,心是像 liberal arts,腦可以將心中所想的美好事物表現出來。我們每每為美好的事物和創作感動,我們也願意為獨一無二的創作付出大筆的錢。同樣的,人們不會為工廠製作出來,大量的同樣商品付出很多錢。就像工作一樣,例行性、同質性的工作不會得到較高的報酬;而展現個人特質的工作,如明星,往往可以得到數倍的報酬。

去年 ipad 推出時,媒體分析了一台 ipad 蘋果可以賺多少錢,而台灣的廠商可以賺多少錢。簡而言之,這樣的差距己是天和地的距離了!

我們一直在談產業轉型,我們一直以一種被欺負的心態看待台灣廠商如何被美國大廠欺負。可是,我們一直不敢轉型,一直在搶著被美國大廠欺負,甚至連對付韓國三星的專利技術都沒有。

昨天我和老婆說:小孩子小的時候,大人都要他們學「才藝」,長大了都說做這些事情會餓死! 如果大家的心態仍是如此,如果前人努力了這麼久,大家還是在求一個溫飽,50年後,我們還是在「談」產業轉型。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歐美人士比較高級? 因為他們賺 liberal arts 的錢,心裡較不會有犧牲的感覺,心靈上比較充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美好的創意的泉源,為了溫飽而做不喜歡的工作,我們就會覺得有所犧牲,犧牲了那一塊獨一無二的部分。

即使 ipad 2 因為成本和技術的考量,我最期待的 retina display 並沒有出現;容量也沒有提升,價格也還沒有進一步降下來。但是基於這條產品線己經在產業中「站穩」了腳步,並且到目前為止,還完全看不到任何一個競爭者,就像當年微軟獨佔PC作業系統一樣,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前期,所有資源包括軟體開發者、媒體和銷售通路都會大量投入,今年 ipad 2 仍會爆炸性的成長,繼續像 ipod 當年一樣地壟斷。蘋果內部更樂觀的預估,這個產品的市場比個人電腦還大。

這個推斷在一個產品推出的第二年這樣說當然是很大膽的預期。想想當年,bill gates 和 steve jobs 都希望每個人家中都有一台電腦,因為電腦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現在這些有趣的事,ipad 都用更低的成本,讓事情更有趣了。其它那些PC 做的到而ipad 做不到的事,都不需要在家中完成,而到辦公室或是電腦去做就好了。以後不會是每個人家中都有一台ipad ,而是每個人都有一台ipad。也許不會每個人都用 iphone,但ipad 是被蘋果創造出來的產品線,一年內連一個競爭對手都看不到。

昨天看到家附近芝麻街學英文的海報和電視上YAMAHA 的音樂教室的廣告,如果二選一的話,我還是讓女兒去學音樂好了。

1 Mar 2011

2011-2-28


老婆今天休完產假,明天開工,我也要開工了。

其實我 2/16開始育嬰留職停薪。接下來陪老婆吃喝玩樂了一個多星期,和準備接 IT 的案子。

IT的案子我並沒有興趣,而且要花很長的學習時間,但是有收入。所以走著瞧。

重點是我的人生接下來要做什麼事?

在鴻利全球的最後這一年很不開心。對工作沒有熱情。

人有二種,我是那一種沒有熱情,工作就做不好的人;有人是可以工作就當工作,做好就是了。

我的老闆和媽媽都是這種人,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是這種人,或者都應該有這種工作態度。

我很清楚的再次感受到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的痛苦:坐在桌子前就不由自主的緊張,怎麼做都不對,想吸一口空氣都困難,每一秒都在感受痛苦!

也許同樣的事情在別人身上不會有這麼強烈的感受,但對我這個草莓族來說,就是這麼難過。

這段時間,我也很清楚的感受到發揮自己的專長所得到的快樂! 我的自信也增強了不少,這還是要感謝這份工作!

下定決心請留職停薪還有一個關鍵,是我的偶像 steve jobs 在 standford 的那篇演講,即使這篇演講我己經讀了無數次了! 前幾天在辦公室偷看時,內心仍然激動不己!


Sometimes life's going to hit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and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原來我的問題並不孤單,偉大成功如 steve jobs 會對 standford 的學生說出這段話,並且廣為流傳,就是這是一個大家都有的問題,或許我只是比較認真嚴肅的看待他罷了!

  1. 不是每一個人都己經知道他熱愛的是什麼了!
  2. 絕對值得你不斷地尋找!
  3. 當你找到時,你的心一定會知道,而且事情會越來越順利!

候文詠在他的「不乖」一書中很清楚的說明了為什麼:認真比不上迷戀!

原來工作不一定是辛苦的,錢不一定是要用犧牲來換的,我也可以快樂輕易地在工作上發光發熱的!

我一定要把一天中最精華的工作時間,花在我所熱愛的事情上。

接下來就是回到原來的問題:接下來我的人生要做什麼事情!

我不得不說,直到現在,在我自己看我自己這個問題是,仍是既模糊又清楚的。

清楚的是這麼多年以來我的個性和喜好及專長其實是明顯的。至少我知道我不會或不愛做那些事了!

模糊的是目前我還沒有看到一個簡單的職稱或專業就是應該在我身上,至少我自己仍不確定。

因此,接下來我會用最短的時間,把我想做的事情做出來,才可以明確的體驗是否是我的真愛。

歸納我的專長「應該」是:

  1. 英文:我愛,並且比一般人強。我希望持續加強。
  2. Excel:我喜歡邏輯性的整理資料,我也比絕大多數的人更會更愛使用這個軟體。
  3. 財金:是我大學和研究所唸的科目。平常我也對這方面的議題最有興趣,這也許也是最有價值的專業部分。

我的特質是:

  1. 好動,不較不害羞。喜歡和人溝通。
  2. 喜歡靜靜地看書和思考。
  3. 熱情。

我應該是由以上這些特質所形成的人,因此我要找的工作要是我的特質能成為優點,而且是在我所專長的領域中。

明天要開工了,我從建立台股的分析資料庫開始。還件事符合以上專長中的excel 和財金及特質中的思考。

並且用blog的形式記錄我尋找真愛的旅程!

願上天給我智慧並支持我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