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Sept 2012

業績


殺雞取軟式的拚短線業績,不是企業可長可久之道! 那可能只是業務部門唯一的價值,而不是企業的碁石!
20年前,台灣各行各業,全力拚業績不擇手段,但求溫飽而己! 20年後,代價出來了-空洞的產業。只求裋線的獲利,為了訂單不顧產品毛利,也不顧員工薪資,也不用心投資研發,最後企業也無法長久。
心理學大師Marslow 將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分為5個層次,最底層的需求是求溫飽,而最高層的是自我實現。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亦在於人有更多高層次的需求。

企業也是! 企業拚下個月的訂單最大嗎?
可以,那這個企業永遠都停留在經銷商的層次,不論產品好壞,不論產品為何,會賣就好!
銷售是企業的全部嗎? 當然不是,銷售只是企業的功能之一。
企業追求最大的利潤嗎? 不一定,追求利潤但不一定追求最大利潤
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穫利嗎? 當然不是,穫利只是達成最終目的的一個手段罷了!
企業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透過特有的產品來服務杜會囉! 不然還有什麼目的?

過度的推銷信用卡,造成銀行呆帳,個人財務問題!
過度的賣基金,造成金融風暴,和銀行破產。
當時銷售人員都拿到應得的獎金了,享受了豐厚的物質生活,但客戶及企業本身都在過度銷售中受了傷害。

業務部門經理對其下屬及老闆說:業務最重要。無可厚非。
產品經理說:產品最重要。亦無可厚非。
但企業領導人要清楚這間企業的願景是什麼?
願景,不是高調,而是每天並需念茲在茲的事!

追求企業永續的經營唯一之道就是不斷不斷提升產品及服務水準,別為他法!
一眛的追求銷售量、市場占有率,不但本末倒置,這種裋線殺雞取的方法,長久看來,沒有人會在其中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