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Sept 2012

業績


殺雞取軟式的拚短線業績,不是企業可長可久之道! 那可能只是業務部門唯一的價值,而不是企業的碁石!
20年前,台灣各行各業,全力拚業績不擇手段,但求溫飽而己! 20年後,代價出來了-空洞的產業。只求裋線的獲利,為了訂單不顧產品毛利,也不顧員工薪資,也不用心投資研發,最後企業也無法長久。
心理學大師Marslow 將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分為5個層次,最底層的需求是求溫飽,而最高層的是自我實現。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亦在於人有更多高層次的需求。

企業也是! 企業拚下個月的訂單最大嗎?
可以,那這個企業永遠都停留在經銷商的層次,不論產品好壞,不論產品為何,會賣就好!
銷售是企業的全部嗎? 當然不是,銷售只是企業的功能之一。
企業追求最大的利潤嗎? 不一定,追求利潤但不一定追求最大利潤
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穫利嗎? 當然不是,穫利只是達成最終目的的一個手段罷了!
企業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透過特有的產品來服務杜會囉! 不然還有什麼目的?

過度的推銷信用卡,造成銀行呆帳,個人財務問題!
過度的賣基金,造成金融風暴,和銀行破產。
當時銷售人員都拿到應得的獎金了,享受了豐厚的物質生活,但客戶及企業本身都在過度銷售中受了傷害。

業務部門經理對其下屬及老闆說:業務最重要。無可厚非。
產品經理說:產品最重要。亦無可厚非。
但企業領導人要清楚這間企業的願景是什麼?
願景,不是高調,而是每天並需念茲在茲的事!

追求企業永續的經營唯一之道就是不斷不斷提升產品及服務水準,別為他法!
一眛的追求銷售量、市場占有率,不但本末倒置,這種裋線殺雞取的方法,長久看來,沒有人會在其中穫利。

4 Sept 2012

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做你所愛的事情! and Good Luck!


我剛查了一下行院院主計處所公布的經濟成長率,20年前,民國81年是 7.56%,平均名目國民所得是美金10,625。今年101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 1.66%,平均名目國民所得是美金20,222。

在經濟成長率破7%的年代,很難分出你的選擇是對還是錯。年輕學子都有人生規劃,你會念書,拿到學位,就有不錯的工作。企業家都像經營之神,只要搶訂單,拉生產線,降低成本,就會賺大錢。政府官員都有魄力,有遠見,不論做什麼事,經濟都會成長。

而在經濟成長率快破1%的年代,年輕人茫然、企業家仍然只會結省成本,政府官員基本上就是在發呆。

那句老話:這是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我今年到了人均所得4000美金的國家,我的同事去人均所得1000美一不到的國家,那裡都有很多非常有錢的中小企業家。

我有一個才出社會不久的年輕好友,離開現在的工作,有不只一家的民營企業都提供他不錯的工作機會,而我的主管前天還打電話找他回來上班。我在選擇目前的工作同時,放棄了另一個幾乎雙倍於現在薪水的外商工作,而那位主管還一直希望我推薦人給他。

Let me be straight!
沒錯,這個社會被大人玩的很爛! 而你可能一路聽從大人的建議且努力的走到這一步,大人曾經承諾你的卻沒有實現。就算你目前遇到的人生困境都不是你的錯或你的問題,但,這仍舊是你的人生。經濟環境如何又如何,長輩的壓力,同儕的比較,都無法定義你自己的幸福與快樂。

不論20年前或是現在,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存在「保証」和「穩定」這種事。平平順順,領退休金過一輩子不見得就比你的人生精彩。沒有穩定的工作或是高等的學歷本身就是給你一個自由。

也許,你不該再聽長輩的建議了,因為他沒有可以預知你的未來的水晶球。你現在的處境就是一種處境,是順是逆端看你如何看待利用他。重要的還是 steve jobs 說的那句話:you ha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If you haven't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這一切都是過程,不論是順境或是逆境,都會過去。彭明輝教授說:生命是長期的累積,不會受偶發事件的影響而改變應有的軌跡。長期來看,這個國家如何發展,會影響你的財富,但不會影響你的幸福。

李安導演的電影臥虎藏龍當年捧紅了章子怡,而玉嬌龍那個角色原本是舒淇的。現在呢?

我不是在說失業的風涼話,因為我自出社會後,經歷過不只一次,不短的找不到工作的時間,而那時我只想死。

你我是偉人的機會不大,我們都無法用一己之力改變世界,我們需要的是 Good Luck !而吸引 Good Luck 的方法就是:做你愛的事情。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說:如果你真心想完成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來幫你。那就是 Good Luck!

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做你所愛的事情! and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