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Jun 2011

less is more


常聽到對蘋果產品的批評之一是:為什麼 ipad 沒有USB 的接口,真不方便!為什麼不能跑 flash,真不方便。

很多消費者,包括蘋果產品的愛用者,打從心裡不能理解為什麼這個簡單的舉手之勞,蘋果一直以來,就是不做。而大家最後的推論通常都是這樣蘋果賺的比較多。

這個邏輯說不通的。因為蘋果要賺的多,必需要賣的多;賣得多要大家用了開心才會賣的多。

為什麼多一個USB 接頭讓大家開心的事蘋果卻不做呢?

現實一點說:群眾的智商可能比阿甘還低。如果你的想法和大多數的人一樣,那錯的機會就大於對的機會。如果加USB或跑flash「真的」是「對」的事,那其他如此做的產品都應該賣的比蘋果的好才對。

大家在討論蘋果硬體上的設計時常說:less is more!

其實這不只是蘋果在設計產品外形上的中心思想,這根本就是steve jobs 的基因。

從他的穿著上己經証明了這一點。永遠一樣的穿著,最鮮明的印象!

我還記得steve jobs 在產品發表會中說過:蘋果是一個相對資源比較少的公司,因此只能專注在少數的幾個專案產品上。而這個「資源相對比較少」的公司其實己經是全世界市值第二大的公司了!

less is more! 少給USB 其實給了一個更洗鍊的外形;不能跑 flash 可以得到更長的電池使用時間。

在有限的資源下,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真正清楚在使用產品時,那一項影響使用經驗最大。很多消費者在買的時候只想以同樣的錢得到最多的東西。但多了無用的東西,其實是會影響之後的使用經驗的。

差別就在這。大部分的消費者只想要多、多、多,最好目前市面上有什麼規格,通通給我。而大部分的廠商也不思考,就把能放的全部放上來。結果每一家都做的到,山寨機更厲害,每一台電腦就都長的一樣!最後,消費者有用的比較開心嗎?

但是 steve jobs 很在意這個問題,他不能忍受多餘而無用的東西在產品上。因此,蘋果的產品不支援 flash ,ipad 沒有USB 接口,但是使用後,大家是比較開心的。蘋果也可以將全部心力放在產品想要達到的目標,如「薄」,上面。

最終,使用者經驗會反應在銷售數字上。

flummoxed




上個月(2011/5)底蘋果的 ipad 2 在台灣上市,加上目前台北正在舉辦的computex 2011 ,平板電腦,蘋果公司成為了咖啡店和網路上和出版業最火紅的話題。

蘋果CEO steve jobs 在2011/3 的 ipad 2 發展會上談論到過去一年(2010) ipad 在市場上的反應時說 「competitor flummoxed」。中文的意思就是:蘋果電腦的競爭者「昏頭了」。

今天我在蘋果日報上看到一張遠傳電信的平板電腦廣告,其中列出了8家的產品。乍看之下,不論從機器的外觀和搭載的作業系統,幾乎無法區別這8台的不同。更有趣的是,就算要買的消費者去「細看」這8台的差別,也幾乎區分不出來。

華碩電腦利用 computex 的機會,也發表的多款「變形金剛」式的平板電腦。有一款甚至可以將手機放進平板電腦中,很有創意吧! 我還記得另一則附鍵盤的平板電腦的廣告,直接挑明了說ipad 沒有鍵盤而我有。而且,如果消費者不喜歡的話,還可以不買鍵盤。

我覺得,在平板電腦這個市場上,各大廠目前賣不過蘋果的原因真的是 steve jobs 說的:昏頭了!

在2001年蘋果電腦發表 ipod 時,當時這並不是一塊值得各大廠商投入的市場。而從銷售量來看,ipod 的前3代,在前3年的銷售確實不怎麼樣。但是,蘋果還是一直做下去。

過去 20年來,可能以 Windows 為作業系統的市佔率達到90%以上,而就算目前蘋果這麼火紅,蘋果所出的 Mac OS 的電腦,市佔率也不過10%,更不要說之前跌到連5%都沒有。但是,蘋果還是一直做下去。

蘋果,或著說 steve jobs ,的作法和大家相反。大家看電機系火,就填電機系為第一志願;不論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但是 steve jobs 只做他自認為對的事,也就是他常說蘋果的基因裡會做的事。

在我讀大學時,microsoft出了 windows3.1 ,後來出了 windows95。當時還有一個大家公認很好的作業系統,IBM 出的 OS2 warp。但是IBM 停了這個計畫。Eee PC 剛出來只有7吋的螢幕時,用的作業系統是 Linux ,後來都變成 windows XP。

我要說的是企業在經營時,最大的壓力就是營收,而且是短期的營收。因此,企業CEO只得追逐市場,看市場上什麼賣,就賣什麼! 因此,就產生了各大廠都在賣幾乎一模一樣的平板電腦。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就是忙著追逐目前當紅的產品,而沒有資源去深耕本身的競爭力。本身沒有特殊的競爭力,企業為了存活,就只能複製市場上的產品。

這就是大家所批評 steve jobs 「獨裁」的好處! 他稱職地扮演好舵手的角色。不論所謂的市場需求或市佔率,甚至是短期間的營收表現,蘋果就是走他們覺得應該怎麼走的方向。

市場,無法預測,也很難跟隨。你只能做自己喜歡或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