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Mar 2011

單字

前幾天在我最近常去的師大路新開的星巴克看到一本書,是集結了洪蘭和曾志朗的文章的書,叫做見仁見智。很好看,有許多值得再深入省思的議題。

洪蘭許多文章的議題關注在教育和學習上。這也是我最有興趣的題目。我以前天真的以為「大家」都非常關心這個題目,其實不然。是我生活週遭的人,我媽、爸爸、內人、堂弟、舅舅、舅媽等等都關心這個題目,並不是「所有」人都關心這個議題。

剛剛讀到書中一篇是關於背英文單字的,讓我想起許多事情。

高中時,我拿了一本名師劉毅出的英文單字書在背,書名大概是常用單字3000字之類的。這一套書還有5000字,10000字20000字等。
當時高中的英文老師是我們的導師,我們給他了一個外號叫:老烏龜。
為了考試高分,我在劉毅補習班學考試的技巧。其實那不是在學英文,因為每次上課就是考試,然後檢討考卷。在學校英文課也不聽課,只是在背那本英文單字3000字。

我記得「老烏龜」有一次拿起我們在背的那本3000字,笑笑的說:不用背這個,應該多唸課文之類的話。我當時心中非常不屑。

前幾年在準備出國英文考試時,又把英文拿出來唸。幾乎是從頭唸起了。

當然,對英文來說,單字當然是關鍵中的關鍵。單字量的多寡也是英文實力的指標。對閱讀和聽力來說,更是重要。

但是,怎麼用已經會的單字,更是英文實力的關鍵。

去英國留學要考的英文考試是 IELTs。它分為聽、說、讀、寫四項分別評分。台灣學生,我猜想包括所有的亞洲學生都是如此,在聽和讀上都拿較高的分數。因為我們都有一定的單字量。但是在說和寫上,很難進步。

這就是我們不會「用」我們己經背起來的單字。

其實即使會的單字的數量非常重要,但增加單字量的方法也絕對不是背字典式的。我敢這麼篤定的說是因為我嘗試過了,而且不成功。原本以為背不起來是因為我記憶能力較差,後來在與其他人分享或比較英文能力的過程中才發現,不是我個人記憶能力的問題。

我想不只是單字,人類記憶事物都不太能夠「單一」的記憶,而必需「群組」式的記憶。我記得一個電影明星的名字,不是因為我背起來這個人名,而是因為我看了電影,看過他的新聞,看過他的照片,所以我記得這一組事物,其中包括了這個名字。

可惜的是,我想我這一代大部分的人都是用背單一單字的方法在背單字,所以記得這個字的拚法和主要的意思,但用不出來。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這家出版社有一本英文學習書叫"English Collocation in Use"。"collocation" 的意思就是:當你想用英文表達一個意思,如"當我想要演講的時候....", 我們認得"speech"這個單字,但這時卻不知道要怎麼用。

collocation 就是一個最小的群組的概念。讓我們知道如何正確的使用這個單字,來正確的表達我們想表達的意思。

當然,即使collocation 用錯,外國朋友也聽得懂我們的意思。但是他們還是會笑一笑,而怕別人笑又讓我們不敢說或寫英文了。

比collocation 更大一點的群組是句字。國一時我英文考的很差,媽媽很難過。我還記得她說讓我唸了那麼久的芝麻街,學英文都白費了。之後媽媽要我把課本中每一課後的單字的整句例句都背給她聽。如此背了一年,我英文就好了。

最後,比句子更大一點的群組就是段落和文章了。

還是我高中英文老師「老烏龜」說的對,應該多唸課文才是對的。因為一個單字用的正確與否,其實和前後文,或整篇文章在討論的主題和走向都是有關的。而在下一次我們在另一個地方看到這個單字時,我們腦中記起的是曾經看過的整段文章的意思,也就更能知道此時這個地方用這個單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我們下次自己要說或要寫同樣的意思時,我們就知道要用那一個單字,那一種句型才可以正確的表達我們的意思!

不乖


東元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周文德告訴洪蘭女士他在美國求學時,有一次教授在課堂問的問題,因為他有預習,就回答了課本上的答案。原本正要洋洋得意得接受教授的稱讚,沒想到教授問他怎麼知道的,他回答說:書上說的。教授竟然回答他說:you cheat!


cheat (作弊、不誠實),這個字在外國人用出來是非常非常「重」的一個字,在國外的大學高等教育中尤其重視。我進到英國的university of exeter 後就不斷不斷被提醒 plagiarism (抄襲) 這件事的嚴重性。學校甚至有程式可以比對你交的作業或論文是否與其它的人有過於雷同的狀況。學校也讓我們自己可以用程式跑跑看。因為很多作業是很多人一起寫出來的,你不確定你的同學是否有去抄襲。 基本上外國人是假設你是誠實的,而這是個「預設」值,在誠信沒有被打破之前,是不需要被証明的。但一旦違背了誠信,也就是cheat了,就所有的誠信假設就都不從在了。這是一個人、一個社會存在的基礎。

原來拿課本上,別的作者的意見出來講,是 cheat這麼嚴重的事。但在台灣,如果說的不是課本上寫的那個答案,不就是錯的嗎?

在商業競爭中,不但沒有標準答案,不正是與人不同才有最大的價值嗎? 而這不正也是人的價值嗎? 每個人都不一樣!

有一句話說:創意不在於你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而在於在同一件事物上,你想到了別人所沒有想到的事情。

也許緲小的我們沒有足夠的勇氣拿自己的孩子和台灣整個現況對抗,但仍請相信,影響孩子最大的,尤其是在學齡前,就是父母的觀念、做法和言語。

不要輕易的拿別人的答案否定了自己孩子珍貴的想法!
不要因為自己內心深處怕與別人不同的恐懼而教自己要乖!

2 Mar 2011

ipad 2


在美國時間 2011/3/2 蘋果(Apple Inc) 發表了第二台 ipad。

去年發表ipad 發表時,並沒有得到評論家一致的肯定。我在部落格以「大賣」為標題表達我個人的看法。

此時再說會大賣之類的話,己是事後諸葛。重點是為什麼評論家不喜歡,但消費者卻非常喜歡。

剛剛看完 steve jobs 的 keynote,其中第一段影片完全說明了ipad 大賣的原因。重點是,如果其它的競爭對手還不了解為什麼ipad 大賣,而只是一謂的以市佔率為產品開發的起點的話,蘋果會沒有競爭對手。

如同ipod ,消費者會花錢買ipod 是因為消費者要聽音樂。音樂才是主角,才是靈魂。如果你不想聽音樂,ipod 做的再漂亮、再便宜,你買了做什麼?

消費者會買 ipad 是因為其中有65,000個很「酷」的應用程式,消費者可以看照片、看影片、打電動、做音樂、寫作、閱讀等等。如果沒有這些好玩的軟體,買ipad 來做什麼?

steve jobs 在keynote 的最後再次「提醒」大家,結合technology 和 liberal arts 是蘋果的 DNA。消費者愛的是 liberal arts,是那些充滿天份、創意和美感的事物;而technology 是「載具」,讓內容完美呈現的工具。就像消費者會去星巴克買的是咖啡,而舒適的店面是讓咖啡完美呈現的工具。一旦咖啡不好喝,再漂亮的店面也沒有用。

當我們了解為什麼 ipad 大賣後,我們同樣的也了解為什麼其他的公司無法在這個領域上與蘋果競爭。因為其它的公司只想到自己的technology,而沒有站在消費者那邊想到內容。其它的公司只看到ipad 的硬體規格,而沒有想到為什麼要做這樣的產品? 這樣的產品可以讓消費者的生活有什麼更棒的改變?

所以評論者會從市佔率的角度出發,推測蘋果會出小尺寸的 ipad ,因為這樣價格會比較低,消費者有多一個選擇,會賣的比較多,市佔率就會比較高。

但是如果較小的尺寸不能讓消費者舒適的體驗影片、照片、遊戲等,消費者不會愛上這個產品,不會再買第二台,而且還會覺得不好用,最後受傷的還是廠商。steve jobs 甚至直接明確的說明不會推出較小尺寸的ipad,因為使用起來不舒服。目前的尺寸己是最小能夠舒適的使用的尺寸了。但是其它的廠商還是在出比ipad 小,比iphone 大的平板電腦。

人類之所以為人,自稱自己是萬物之靈,就是因為人類有腦和心,可以從事創造的事物。腦就像 technology,心是像 liberal arts,腦可以將心中所想的美好事物表現出來。我們每每為美好的事物和創作感動,我們也願意為獨一無二的創作付出大筆的錢。同樣的,人們不會為工廠製作出來,大量的同樣商品付出很多錢。就像工作一樣,例行性、同質性的工作不會得到較高的報酬;而展現個人特質的工作,如明星,往往可以得到數倍的報酬。

去年 ipad 推出時,媒體分析了一台 ipad 蘋果可以賺多少錢,而台灣的廠商可以賺多少錢。簡而言之,這樣的差距己是天和地的距離了!

我們一直在談產業轉型,我們一直以一種被欺負的心態看待台灣廠商如何被美國大廠欺負。可是,我們一直不敢轉型,一直在搶著被美國大廠欺負,甚至連對付韓國三星的專利技術都沒有。

昨天我和老婆說:小孩子小的時候,大人都要他們學「才藝」,長大了都說做這些事情會餓死! 如果大家的心態仍是如此,如果前人努力了這麼久,大家還是在求一個溫飽,50年後,我們還是在「談」產業轉型。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歐美人士比較高級? 因為他們賺 liberal arts 的錢,心裡較不會有犧牲的感覺,心靈上比較充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美好的創意的泉源,為了溫飽而做不喜歡的工作,我們就會覺得有所犧牲,犧牲了那一塊獨一無二的部分。

即使 ipad 2 因為成本和技術的考量,我最期待的 retina display 並沒有出現;容量也沒有提升,價格也還沒有進一步降下來。但是基於這條產品線己經在產業中「站穩」了腳步,並且到目前為止,還完全看不到任何一個競爭者,就像當年微軟獨佔PC作業系統一樣,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前期,所有資源包括軟體開發者、媒體和銷售通路都會大量投入,今年 ipad 2 仍會爆炸性的成長,繼續像 ipod 當年一樣地壟斷。蘋果內部更樂觀的預估,這個產品的市場比個人電腦還大。

這個推斷在一個產品推出的第二年這樣說當然是很大膽的預期。想想當年,bill gates 和 steve jobs 都希望每個人家中都有一台電腦,因為電腦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現在這些有趣的事,ipad 都用更低的成本,讓事情更有趣了。其它那些PC 做的到而ipad 做不到的事,都不需要在家中完成,而到辦公室或是電腦去做就好了。以後不會是每個人家中都有一台ipad ,而是每個人都有一台ipad。也許不會每個人都用 iphone,但ipad 是被蘋果創造出來的產品線,一年內連一個競爭對手都看不到。

昨天看到家附近芝麻街學英文的海報和電視上YAMAHA 的音樂教室的廣告,如果二選一的話,我還是讓女兒去學音樂好了。

1 Mar 2011

2011-2-28


老婆今天休完產假,明天開工,我也要開工了。

其實我 2/16開始育嬰留職停薪。接下來陪老婆吃喝玩樂了一個多星期,和準備接 IT 的案子。

IT的案子我並沒有興趣,而且要花很長的學習時間,但是有收入。所以走著瞧。

重點是我的人生接下來要做什麼事?

在鴻利全球的最後這一年很不開心。對工作沒有熱情。

人有二種,我是那一種沒有熱情,工作就做不好的人;有人是可以工作就當工作,做好就是了。

我的老闆和媽媽都是這種人,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是這種人,或者都應該有這種工作態度。

我很清楚的再次感受到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的痛苦:坐在桌子前就不由自主的緊張,怎麼做都不對,想吸一口空氣都困難,每一秒都在感受痛苦!

也許同樣的事情在別人身上不會有這麼強烈的感受,但對我這個草莓族來說,就是這麼難過。

這段時間,我也很清楚的感受到發揮自己的專長所得到的快樂! 我的自信也增強了不少,這還是要感謝這份工作!

下定決心請留職停薪還有一個關鍵,是我的偶像 steve jobs 在 standford 的那篇演講,即使這篇演講我己經讀了無數次了! 前幾天在辦公室偷看時,內心仍然激動不己!


Sometimes life's going to hit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and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原來我的問題並不孤單,偉大成功如 steve jobs 會對 standford 的學生說出這段話,並且廣為流傳,就是這是一個大家都有的問題,或許我只是比較認真嚴肅的看待他罷了!

  1. 不是每一個人都己經知道他熱愛的是什麼了!
  2. 絕對值得你不斷地尋找!
  3. 當你找到時,你的心一定會知道,而且事情會越來越順利!

候文詠在他的「不乖」一書中很清楚的說明了為什麼:認真比不上迷戀!

原來工作不一定是辛苦的,錢不一定是要用犧牲來換的,我也可以快樂輕易地在工作上發光發熱的!

我一定要把一天中最精華的工作時間,花在我所熱愛的事情上。

接下來就是回到原來的問題:接下來我的人生要做什麼事情!

我不得不說,直到現在,在我自己看我自己這個問題是,仍是既模糊又清楚的。

清楚的是這麼多年以來我的個性和喜好及專長其實是明顯的。至少我知道我不會或不愛做那些事了!

模糊的是目前我還沒有看到一個簡單的職稱或專業就是應該在我身上,至少我自己仍不確定。

因此,接下來我會用最短的時間,把我想做的事情做出來,才可以明確的體驗是否是我的真愛。

歸納我的專長「應該」是:

  1. 英文:我愛,並且比一般人強。我希望持續加強。
  2. Excel:我喜歡邏輯性的整理資料,我也比絕大多數的人更會更愛使用這個軟體。
  3. 財金:是我大學和研究所唸的科目。平常我也對這方面的議題最有興趣,這也許也是最有價值的專業部分。

我的特質是:

  1. 好動,不較不害羞。喜歡和人溝通。
  2. 喜歡靜靜地看書和思考。
  3. 熱情。

我應該是由以上這些特質所形成的人,因此我要找的工作要是我的特質能成為優點,而且是在我所專長的領域中。

明天要開工了,我從建立台股的分析資料庫開始。還件事符合以上專長中的excel 和財金及特質中的思考。

並且用blog的形式記錄我尋找真愛的旅程!

願上天給我智慧並支持我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