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蘭許多文章的議題關注在教育和學習上。這也是我最有興趣的題目。我以前天真的以為「大家」都非常關心這個題目,其實不然。是我生活週遭的人,我媽、爸爸、內人、堂弟、舅舅、舅媽等等都關心這個題目,並不是「所有」人都關心這個議題。
剛剛讀到書中一篇是關於背英文單字的,讓我想起許多事情。
高中時,我拿了一本名師劉毅出的英文單字書在背,書名大概是常用單字3000字之類的。這一套書還有5000字,10000字20000字等。
當時高中的英文老師是我們的導師,我們給他了一個外號叫:老烏龜。
為了考試高分,我在劉毅補習班學考試的技巧。其實那不是在學英文,因為每次上課就是考試,然後檢討考卷。在學校英文課也不聽課,只是在背那本英文單字3000字。
我記得「老烏龜」有一次拿起我們在背的那本3000字,笑笑的說:不用背這個,應該多唸課文之類的話。我當時心中非常不屑。
前幾年在準備出國英文考試時,又把英文拿出來唸。幾乎是從頭唸起了。
當然,對英文來說,單字當然是關鍵中的關鍵。單字量的多寡也是英文實力的指標。對閱讀和聽力來說,更是重要。
但是,怎麼用已經會的單字,更是英文實力的關鍵。
去英國留學要考的英文考試是 IELTs。它分為聽、說、讀、寫四項分別評分。台灣學生,我猜想包括所有的亞洲學生都是如此,在聽和讀上都拿較高的分數。因為我們都有一定的單字量。但是在說和寫上,很難進步。
這就是我們不會「用」我們己經背起來的單字。
其實即使會的單字的數量非常重要,但增加單字量的方法也絕對不是背字典式的。我敢這麼篤定的說是因為我嘗試過了,而且不成功。原本以為背不起來是因為我記憶能力較差,後來在與其他人分享或比較英文能力的過程中才發現,不是我個人記憶能力的問題。
我想不只是單字,人類記憶事物都不太能夠「單一」的記憶,而必需「群組」式的記憶。我記得一個電影明星的名字,不是因為我背起來這個人名,而是因為我看了電影,看過他的新聞,看過他的照片,所以我記得這一組事物,其中包括了這個名字。
可惜的是,我想我這一代大部分的人都是用背單一單字的方法在背單字,所以記得這個字的拚法和主要的意思,但用不出來。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這家出版社有一本英文學習書叫"English Collocation in Use"。"collocation" 的意思就是:當你想用英文表達一個意思,如"當我想要演講的時候....", 我們認得"speech"這個單字,但這時卻不知道要怎麼用。
collocation 就是一個最小的群組的概念。讓我們知道如何正確的使用這個單字,來正確的表達我們想表達的意思。
當然,即使collocation 用錯,外國朋友也聽得懂我們的意思。但是他們還是會笑一笑,而怕別人笑又讓我們不敢說或寫英文了。
比collocation 更大一點的群組是句字。國一時我英文考的很差,媽媽很難過。我還記得她說讓我唸了那麼久的芝麻街,學英文都白費了。之後媽媽要我把課本中每一課後的單字的整句例句都背給她聽。如此背了一年,我英文就好了。
最後,比句子更大一點的群組就是段落和文章了。
還是我高中英文老師「老烏龜」說的對,應該多唸課文才是對的。因為一個單字用的正確與否,其實和前後文,或整篇文章在討論的主題和走向都是有關的。而在下一次我們在另一個地方看到這個單字時,我們腦中記起的是曾經看過的整段文章的意思,也就更能知道此時這個地方用這個單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我們下次自己要說或要寫同樣的意思時,我們就知道要用那一個單字,那一種句型才可以正確的表達我們的意思!